新布局 新期望——2006深圳文化产业关键词解读

2006,"十一五"规划第一年,也是深圳首次将文化产业纳入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回顾过去的三年,"文化"一直是深圳的焦点:从2003年"文化立市"战略的确立到2004年首届"文博会"的召开;从今年年初文化产业第一次被列入"第四产业"到年底首次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文化在这个城市弹响了蓬勃发展的前奏。展望即将到来的2006年,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将会更加璀璨耀眼。

新布局--产业强市

"文化立市"的关键在于产业立市。没有产业支撑的文化,注定是虚弱的。在质疑声中,深圳适时提出了产业强市战略。如果说过去三年更多的是"文化立市"这个号召,那么,经过三年的谋划与布局,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产业浮出水面,文化产业的格局也将越来越清晰。

在深圳首次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许宗衡市长指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做成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是本届市委市政府肩负的历史性责任。《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将从优势行业和具体项目入手!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位负责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规划"突出"产业第一"这根主线,而具体要推进的行业和项目就是"珍珠",主线将"珍珠"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规划"熠熠闪光。

随着优势行业和拟建项目的崛起,深圳文化产业将出现包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印刷、艺术创作等在内的"创意产业群";一个包括传媒出版、数字影视、演艺娱乐、艺术培训等在内的"传播产业群";一个包括数字技术、法律、专利、品牌、版权服务、咨询、中介、营销等在内的"文化服务产业群"的"三个核心产业群"和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基地、全国动漫创意设计基地、区域文化产品生产制作基地与区域文化市场消费基地的"四个基地",并且形成一个由上游创新创作、中游生产制作和下游拓展操作组成的完整价值链条和产业发展链条。

与此同时,"一核两翼"及组团式空间结构的文化产业布局也跃然眼前!

新机会--政策

在"文化立市"号角吹响的时候,很多企业一直在关注实质性的产业政策推动和产业政策下的机会。11月10日深圳首次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推出《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六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在一揽子文件中,投融资体制改革,允许非公有制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对于可进入的领域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政府拿出3亿元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并给予大幅优惠和奖励。而这些规定,在随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中,得以细化和落实。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允许民营和外资依法进入文化领域,使文化企业得到了民间资本的强势支持,与战略投资牵手,形成较高起点,文化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多种迹象表明,深圳文化产业持续升温,尤其是民间资本投入深圳文化产业的势头强劲、步伐明显加快。

2006,可以预期这些政策将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作为文化产业构成元素的文化企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春天来了,而带来春天的正是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产业的和风细雨的滋润。

新格局--文博会

对深圳而言,文博会显然早已超越了一般展会的意义,而成为深圳的标记。2004年11月22日,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2004年最重大的产业盛事落下帷幕。《南方都市报》在首届文博会落幕后这样评论道:"一面文化的大旗正在深圳竖起,正成为这个城市未来的梦想和希望,深圳人期望通过这次博览会,重拾昔日特区独领风骚时代的信心。"

历经2005年整整一年的筹备,第二届文博会将移师会展中心,于明年5月召开,形成上半年"文博会"、下半年"高交会"交相辉映的时间布局。这无疑是2006年最值得期待的一件文化盛事。

在第一届的基础上,第二届"文博会"更是"如虎添翼",冠名"中国",而且增加了"交易"二字,规模将大大超过第一届。文博会组委会采取多项措施,打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展示、交易和信息平台。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展会,"文博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大。也许,再经历几届文博会,深圳就会脱去原本显得青涩的文化家底,挺起腰杆,将文化产业与市场转化得更彻底。

新亮点--深圳创造

"自主创新"这一主题从深圳25周年庆典提出到现在已经成了整个国家的主题。在文化领域,创新的成分更是主流的力量。2005年,环球数码深圳公司制作国内首部高清晰三维动画影片《魔比斯环》,打破了梦工厂、迪士尼等国际少数动漫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垄断,实现了我国民族动漫的历史性突破,连美国《纽约时报》也惊呼:"他们来了!"

近年来,"深圳创造"生产出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影视剧,并屡屡叩开央视大门,在全国范围引起了极大反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火了,《亲情树》火了,《婆婆》火了,《家风》也火了……"深圳影视创作"一时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

盘点近些年的深圳文化产业成果,亮点不断涌现,但从总体来看,文化产业链仍停留在中端的"加工制造",高端"创意"和末端"市场营销"还显不足。我们期待着,2006年,在深圳创造这条"生产线"上,创造更多奇迹,诞生更多惊喜。唯有此,我们的文化产品才能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打拼,与此同时,一面"文化出口"新的旗帜正在由深圳创造,这是2006留给深圳的最大的课题。

2006,书写更多精彩!

2005年11月10日,许宗衡市长在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的一番话振奋人心:深圳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我们白手起家,可以成长出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催生出一个创新活跃的高新技术产业。今天,我们同时也可以从零起步,培育出一批全球知名的文化企业,催生一个具有持续增长动力的文化产业。

发出这个激越动员令,恰是2005岁末,我们有理由期待:

2006,深圳文化产业将书写更多精彩!